洪维协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第474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创新制定惠残政策。一是扩大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受惠面。经2022年市人民政府与市级群团组织联席会议研究议定,在落实重度残疾人免费乘坐达州市主城区公交车优待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全市三、四级残疾人免费乘坐达州市主城区公交车优待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为8550名残疾人办理爱心卡,乘车已达287.34万人次,财政补贴428.86万元。二是为重度残疾人购买意外保险。市残联积极争取协调市财政预算50万元为17955名重度残疾人购买意外保险,使重度残疾人得到“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疾病身故”爱心保障。三是扩大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覆盖面。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解决残疾人特殊长期照护困难,在全面贯彻执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全市三、四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已为10345名三、四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63.95万元。
二、精准实施康复服务。一是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扩展救助类别,放宽救助年龄,实施并行救助,形成救助合力,截止目前,全市已为1282名听力、脑瘫、智力、孤独症等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手术、训练、辅具适配、生活救助等救助服务。二是规范残疾人康复定点机构标准化建设。实行公开申报,组建专家团队,采取独立评估,实施集体决策,面向社会公布。目前,已培育各类定点医疗康复机构77家,解决了残疾人就近就便康复服务需求。三是持续实施精准康复服务直通车项目。紧密结合“我为残疾人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市、县两级残联协作联动,下沉优质医疗康复资源,通过开展义诊筛查,对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专业评估,为残疾人精准定制“一人一策”康复服务方案,整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其他各类康复救助项目,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残疾儿童)提供辅助器具适配、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听力、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等精准医疗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深入全市乡镇(社区)372余次,10万余名残疾人直接受益。
三、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一是党政机关带头安排安置残疾人就业18名。2022年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达州高新区党政办各安排1名残疾人政府雇员;宣汉县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残联以编外人员方式各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2022年以来,达州市共拿出8个岗位定向公开招录残疾人公务员。二是与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促进残疾人就业。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仍按照《达州市残疾人专(兼)职委员管理办法》,以公益性岗位安置方式在全市乡镇(街道)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保障了256名残疾人稳定就业。三是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市、县残联派出工作人员深入企(事)业等单位开展残疾人用工需求专题调研,多举措挖掘残疾人就业岗位。2023年市残联深入宣汉县、万源市、通川区、开江县、大竹县、渠县、高新区和东部经开区开展巡回招聘。全市共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活动8场,到场应聘1000余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536人,现场签约51人,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此举,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求职登记、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同时向残疾人宣传了就业创业帮扶措施,向企业宣传了安排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增强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动力,提高了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性。
四、不断提升托养服务能力。目前我市残联系统实施的残疾人托养工作均依托的是精神病医院,2023年全市为1790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帮助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强生活信心,提升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家庭成员照护压力,不断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基本要求的服务项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督促有关机构持续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残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8月19日
(联系人:维权科 余晓娇 3091527,15298128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