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自强模范 >> 正文
“四川脱贫榜样”刘后浪
更新时间:2019/8/30 11:30:43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52

“四川脱贫榜样”刘后浪:不靠泪水博同情,要靠汗水赢掌声

更新:2019-05-22 10:10:27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作者:□本报记者 姚丹    编辑:庞岚月

“我一直有一个信念:活着,不能靠泪水博得同情,而要靠汗水赢得掌声。脊柱虽弯,但我的脊梁不会弯。”12岁那年,刘后浪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14岁就再也挺不起后背,生活从此变得异常艰难。被同学嘲笑、找工作碰壁、治病背负大量欠账……但他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不仅发展起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养殖场,还收获了爱情。

忙碌的一天

围着豪猪和山羊转

在达川区万家镇碗厂沟村3组,因为条件异常艰苦,村里的大多数人都搬离了家乡。目前,这里只住着5户人家。初夏的山野苍翠欲滴,大山愈发巍峨,刘后浪就住在半山腰上。

早上6时30分,天色刚刚亮,刘后浪的一天便开始了。

快速吃完母亲煮的面条,刘后浪拿起长扫帚开始打扫豪猪圈舍。豪猪圈舍是邻居遗弃了的旧房子,原本摇摇欲坠,是刘后浪爬上爬下将其加固。打扫时,刘后浪除了要忍受难闻的气味,还得注意豪猪身上的棘刺。圈舍收拾完,刘后浪又来到附近的一片草地,割了一捆野草当饲料。

照顾完豪猪,刘后浪来到羊圈,仔细检查了每只山羊。刘后浪最怕山羊生病,因为治疗是个大难题。检查完山羊后,刘后浪终于停下来休息了一会。

下午,阳光普照大地,刘后浪将200多只羊赶出羊圈。出了圈的山羊异常兴奋,不停发出“咩咩”的叫声。等到山羊都进入被栏杆圈住的一片山地,刘后浪马不停蹄开始打扫羊圈,接着准备山羊晚上吃的玉米面拌酒糟。一切准备完毕,刘后浪坐着休息了几分钟,随后慢慢地走上山去,检查四周的栏杆。

夜幕降临时,不需要呼唤与追赶,山羊们乖乖地回到“家”。刘后浪喂完羊后,又要检查一遍它们的身体情况。直到晚上9点多,刘后浪才回到家吃了晚饭。

从12岁开始的噩梦

生活从此变得异常艰难

“家里的豪猪和羊都离不开我。”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这样的日子刘后浪持续了7年。“宁愿累死在路上,也绝不闲死在家中。”这是他发在朋友圈的一句话。比起生命前30多年,什么都必须有求于人,现在能靠双手养活自己和父母,他觉得很快乐。

从12岁开始,刘后浪的腿无缘无故开始剧痛,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行走,14岁时就被迫辍学。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疼痛从腿蔓延到后背,最后发展到全身的各个关节,脊椎也渐渐弯曲,这成了全家人的噩梦。

刘后浪的父亲曾是村上碗厂的一名工人,母亲在家务农。为了给他筹治疗费,父亲一个人要做四个人的活,母亲和四个姐姐不得不经常去碗厂给父亲帮忙。但不管多苦多累,家里人都不曾放弃。曾经有一段时间,父母每周都要背着他走40多公里的山路,去重庆市梁平县治病,父亲累了就换母亲,母亲累了再换回父亲。

22岁那年,在成都一家医院治疗时,刘后浪才知道他的病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强直性脊柱炎”。四个月的住院治疗,因为缺钱还被迫停过两次药,后来虽然丢掉了拐杖,但他依然驼着背。23岁,他坐上了去广东东莞的火车,希望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他先后去了玩具厂、模具厂、制衣厂,但都因为身体原因碰壁,他只能帮四姐照看小卖部。2008年,他回到老家,全身心地照顾被查出患有淋巴癌的父亲。

不向命运低头

从养6只小山羊开始

“我难道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做的废人吗?”面对因治病而负债累累的家、被癌症折磨得日渐消瘦的父亲,以及因过度操劳而枯瘦如柴的母亲,刘后浪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看着家乡长满了青草的荒山荒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2012年下半年,刘后浪在附近乡镇买了6只小山羊开始养殖。从此,他每天都和山羊生活在一起。

一开始,几只小山羊一上山就到处乱跑,刘后浪因为行动不便,赶羊时经常磕磕碰碰,没过几天,手上、腿上到处紫一块青一块。一个冬天的傍晚,刘后浪为了寻找一只没有回家的羊,不小心从山上摔倒,险些丧命。姐姐们知道后,都反对他继续放羊。他却在电话里开玩笑说:“这就像小时候翻跟头一样,没什么大不了。”

2013年,刘后浪决定修建圈舍、扩大养殖规模,由于资金不足,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亲力亲为。别人平整土地都是用挖土机,而他只能和70多岁的老父亲一起用锄头一点一点地挖,建圈舍的木材也只能从山上一根一根地抬。

拿着东拼西凑借的钱,他买了20多只山羊,又流转了一些荒山荒地。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问题又摆在他面前:羊经常去吃别人的庄稼。刘后浪只能从山下搬来竹子,编成栅栏。母羊产羊羔时,他整天都要待在羊圈里,守在母羊身边……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圈里的羔羊成活率达到了99%以上。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刘后浪心里一直坚信这句话。2013年底,刘后浪养殖的山羊有14只出栏,他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8500元。虽然钱不是很多,但这让他坚定了在养殖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奋进!奋进!

荣获“脱贫攻坚奋进奖”

2014年,刘后浪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委政府、各级残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他注册成立了达州市达川区浪儿养殖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重庆一家养殖厂参观,了解到豪猪不仅饲养方便,而且利润可观,便买了2只豪猪回去试养。刚开始他不懂专业养殖知识,一味地催肥,导致豪猪难产。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畜类流行病又导致他损失了10多只小羊羔。

通过这次意外,他认识到要当好“羊倌”“猪倌”并不是那么容易。他积极向镇上畜牧站的专职人员请教养殖技术,并加入了一些讲解养殖知识的微信群,通过网络向专家请教。就这样一边自学一边探索,他成了半个“土专家”,给山羊、豪猪打疫苗、治病等工作他都能自己解决。

刘后浪也没有忘记感恩。同村的刘兆国想要养殖山羊,但苦于不懂养殖和防疫技术而没有行动。刘后浪得知后,经常抽空去刘兆国家,给他一对一培训讲解。“其实,不管是谁找到我,我都愿意跟他们分享养殖知识和技术,他们弄明白了,我也高兴。”

坚持圈养与放养相结合,刘后浪养殖的山羊体格非常健壮,肉质非常好,销路也非常好。2017年他就顺利脱贫摘帽。如今,他的养殖场越来越大,羊舍扩建到了400多平方米,规模养殖跑山羊200多只、豪猪100多头,所有的饲草饲料也都有了固定的堆码场所,还有了独立的消毒室。2018年,养殖场年收入达到12万元,刘后浪还清了所有债务,同时被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四川脱贫榜样”荣誉称号,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今年3月,42岁的刘后浪收获了人生的爱情。“遇到她之前我很自卑,但是现在和她一起拼搏,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刘后浪害羞地说,他准备借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再去流转几十亩土地,放养黑鸡、桶养蜜蜂,和她一起播种梦想、种植希望。

 
   【编辑:杨文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