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文化体育 >> 正文
金牌背后——记省七届残运会达州代表团
更新时间:2010/11/18 14:31:12   作者:记者 罗丹 闫军 邱霞 何倩云  来源:达州日报   点击数:12498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四川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达州代表团从参赛的21个市(州)、22个代表团中脱颖而出,其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出色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此次省残运会上,达州代表团共斩获金牌41枚、银牌28枚、铜牌26枚,团体总分1027分,打破省记录39人(次),谱写了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赞扬。
  
  如果说一次优异的成绩,还可能是侥幸和偶然,那么在一届又一届比赛中连续夺取的一块又一块奖牌,展现的就是达州50.24万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风采!
  
  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残疾人每做一件事,都要比常人多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在记者看来,残疾人运动员能来到运动场上就值得人们敬佩,更勿论他们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团队?是什么样的力量令他们不断创造辉煌?
  
  盛事:上下一心赢取辉煌
  
  省残运会是我省顶级的残疾人体育运动赛事。为了备战这届省残运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成立了达州市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向志,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多次委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天宗和副市长陈中华,研究解决代表团组团训练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看望慰问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为代表团加油鼓劲,增添获胜信心。比赛结束后,市委、市政府领导打电话、发短信,祝贺、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
  
  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一班人精心组织、科学决策,制订了“突出优势,科学训练,确保安全,勇创佳绩”的总要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备赛。针对我市残疾运动员处于青黄不接、新老交替之际,自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市残联领导和工作人员与教练一道深入7个县(市、区)的城镇、社区、农村,访贤选能筛查运动员。为保证训练所需,市残联还专门从各县(市、区)和直属单位抽调了10多名工作骨干,24小时轮流值班,全面负责代表团的安全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残联的精心组织,市财政局、体育局、民政局等市级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在训运动员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确保了集训备赛到参加比赛的“零失误”和“零事故”。
  
  奖牌:生命因不屈而精彩
  
  达州代表团游泳队主力李辉,有着健硕的身材,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丝毫让人察觉不出他与正常人的区别。只是当他伸出手和人打招呼时,才会发现他的右手没有手掌。
  
  今年刚22岁的李辉,已经是久经沙场的体坛名将。凭借游泳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他先后入选四川省省队和国家队,从市残运会到省残运会,从全运会到亚运会,从国际公开赛到世锦赛,多次在国内甚至国际赛事中夺得金牌。作为此次出征省残运会的达州市游泳队的队长,李辉带领达州游泳队获得了24金、10银、6铜的骄人成绩,并以总分558分位居全省榜首。仅李辉一个人,就为全队贡献了5金4银。他说:“我虽然没有右手,但在赛场上我没感觉自己与正常人不同,我也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甚至做得更好。”
  
  比赛结束后,回到残联工作岗位的李辉告诉记者,他会积极投身残疾人事业,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帮助。也希望每一位残疾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奋进去改变命运,和健全人一样生活,实现人生的价值。
  
  今年已经43岁的于礼兵在一群小队员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没有选择退役、远离比赛,而是花上了比年轻队员更多的努力坚持训练,来保持自己良好的竞技状态。在这次省运会上,他又为达州代表团摘得了1金3银4铜。
  
  作为队内的老大哥,拥有丰富比赛经验的于礼兵,常常辅导和帮助其他队员进行技能训练,同他们交流人生经验,鼓励队友树立生活的信心,全队上下都对他敬佩有加。谈及今后,于礼兵表示,自己依然会坚持训练,同时也会将更多的经验传授给新队员。如果队伍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归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用顾城的诗句话来形容“2009年达州市十大自强模范”刘迁恰到好处。对于先天弱视的刘迁来说,要想看看缤纷的世界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而生性乐观的他却选择换一种角度,用体育比赛的方式,在赛场上感受这个世界的热情,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19岁的刘迁在集训队里可是出了名的刻苦,每天坚持训练。由于弱视,手脚经常磕在游泳池壁上,疼得受不了,他却丝毫不懈怠。这次比赛对刘迁来说可谓考验重重。比赛中,刘迁突发高烧,还染上了红眼病。心疼他的父母劝他说:“实在不行就放弃吧,你还年轻,有的是比赛机会。”可倔强的刘迁坚决地告诉父母:“我训练这么久,就是为等到这天参加比赛,为自己也为市里争光。困难再多,我也要上。”凭着这股韧劲,他硬是咬牙完成了比赛,并取得了5金2银的好成绩。
  
  训练:严如苛父慈如河海
  
  在众多运动员眼里,游泳教练李国全是个既严厉古板又和蔼可亲的人。有人说他执教严格,训练时运动员们把他叫做“魔鬼教练”;也有人说他爱才如子,时常自己掏钱为运动员补充体能,给训练中的运动员另外加餐。
  
  在市体校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已连续执教达州残疾人游泳队三届的教练李国全。他30岁出头的样子,身形高挑,话语不多,但举止言谈十分干练。
  
  12年来,在李国全的执教下,达州残疾人游泳队在近几届残运会上均获得游泳单项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让兄弟市(州)残疾人游泳队又羡又“怕”。近年来,李国全带出来的运动员大部分进入了省队,并作为省队的主力运动员参加全国各大赛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说起自己热爱的事业,李国全十分健谈。他说,一支能拿金牌的队伍需要反复锤炼,对“爱将”必须下狠心,每一次训练都要当作比赛去认真对待。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经过6个月的集中训练,达州残疾人游泳队的健儿在省残运会上再创辉煌,先后有31人(次)打破省纪录,令人震惊。
  
  和李国全一样,杨绍月教练执教市残疾人田径项目多年,有着丰富的执教经验。他清楚地知道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在平时的训练中更注重把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关系。
  
  “只有科学训练、循序渐进,才能保持队伍成绩稳定,这就是我的队员获胜的‘法宝’”在此次残运会上,我市田径项目共斩获15金、16银、8铜。杨绍月说,看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成长、成绩稳定提高,是自己最高兴的事情。
  
  幕后:忘我奉献的无名英雄
  
  出征残运会的达州代表团背后有着一群无名英雄。
  
  今年才12岁的小运动员徐雪妮把残联的工作人员喊叔叔、阿姨,小雪妮说:“他们对我们就像真正的家人一样,不论是生活还是训练,都照顾得无微不至。”从今年3月开始,到8月参赛,在6个多月的训练中,无论刮风下雨,残联的工作人员都与运动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他们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照顾好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为达州争光!
  
  集训刚开始的时候,天气已逐渐转热,运动员住的宿舍条件有限,寝室里只有一台挂式风扇,很多队员完成一天的训练后都因为天气闷热而不能正常休息,部分运动员甚至产生厌倦情绪,直接影响训练成效。市残联理事长廖小云得知此事后,购买了风扇,并送来了清凉饮料,全力保障运动员的正常作息。入夏后,又想方设法为运动员们调换带有空调的房间,千方百计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条件,保证他们有充沛的体力和精神迎接比赛。
  
  集训期间,达城红眼病蔓延,廖小云对运动员身体情况更是关心,每天都要打电话了解运动员的生活起居和训练情况。副理事长向敬华亲自找来市中心医院的眼科主任到训练基地为患病运动员诊治,让参加集训的运动员非常感动。残联的工作人员张平,每天超负荷工作,除了日常的运动员饮食起居、集训保障外,还要接送照顾伤病运动员就医。进入7月,达城的室外温度一度超过42度,张平不顾炎热,每天往返于医院、训练场和运动员宿舍,24小时陪伴队员们训练、起居,第一时间帮助队员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参加训练的队员们都喊他张哥,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张哥”家里还有一个怀孕4个多月的妻子。几个月的集训里,张平几乎没回过一次家,照顾妻子就更别提了。省运会结束后,张平已经当上了爸爸。他说:“这个爸爸我当得有点‘糊涂’,很对不起妻儿。不过为了让队员们取得好成绩,这些都不算啥。”
 
   【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